我们经常说,老师是园丁,而在黄冈市罗田县大山里,有一位老师是孩子们的桥,22年来,他都背着孩子过河。
身高只有1米45的唐高群,因为左侧肋骨先天缺失总是驼着背,可他却用身体为孩子们搭起了一座桥。
1994年,唐高群高中毕业后,就当上了石头板村小学的代课老师。因为孩子们的家和学校之间隔着一条河,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背着学生过河,这一背就是22年。
原本,河上有一座小桥,一年夏天,河道涨水,唐高群曾目睹一名孩子掉进水中,不会游泳的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将孩子救了起来。而那次的洪水,也把这唯一的桥冲毁了。 22年以来,无论天气多恶劣,唐老师坚持每天背孩子们回家。
唐老师家庭条件很不好,他的妻子小时候患病留下后遗症,轻度智障,没有劳动能力。60多岁的父母只有2亩薄田,两个孩子一个读五年级,一个读四年级,一家6口全靠他每月900多元的工资维持。河铺镇中心学校多次提出要安排他到本部去教学,但唐老师主动留了下来。这几年,他的一些同学想帮他安排新的工作,他也没有同意。
唐老师说:“因为这个地方,一个是我的家乡,再一个如果我走了,这里就不会有老师来了,那么这个学校就会自然地被取消了。那么我们村的这些小孩子们,特别是像5、6岁的孩子上学那就更困难了。”
唐老师在村里教的学生都是当地的留守儿童,他对这些孩子们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这些孩子们能正常上学,唐老师不计较工资低,坚持留在村里教书。以后,他还会继续背孩子们过河。
罗田河浦中心学校副校长周宝曙说,现在像唐老师这样能22年坚守在一个教学点上的老师很少了,有些教学点上的老师已经打工去了,但正是因为有唐高群们的坚守,乡村的孩子才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要为唐高群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点个赞,他把自己身体当作桥梁,托起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
垄上行记者编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