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乡亲缺水 原因何在?
这些天,温度一直很高,在外面随便跑跑,就是一身大汗,可这种天气,有乡亲打电话爆料说,他家停了水,还一停就是一个多月!
家住应城市杨岭镇吴集村的胡结亮师傅告诉记者:“从上个月开始就没有水了,一直到现在这,一点水都没有,吃水我们就在人家井里挑。”
胡师傅说家里的自来水管是七年前安装的,只要胡师傅拧开水笼头,这水啊,是哗啦啦的,又大又急。可最近这三四年来,家里的水,时不时罢工,上个月干脆就停水了。
因为经常停水,家里花了四千多块钱买的热水器却没用上几次,还都快成了一堆废铜烂铁,胡师傅心里别提又多心疼。和胡师傅一样,吴集村其它组的乡亲也是没水吃。
有村民说:自来水没有用的,水都不够,它老不来水,白搞了的,白交钱。”
发闹骚的是吴集村河咀组的组长,他对我们说,每年100多块钱的水费都按时缴纳。可不知什么原因,这两个月自来水断断续续的,完全不能满足正常的生活,最近这水管干脆就不冒泡了。为此事,胡师傅还多次向村里反映情况,可就是没下文。村干部回答说水利局正在想办法换管子,可是到现在也没有换,堰塘里的水因为有农药也不能吃,没有办法乡亲们只能吃井水。
这些天,村里有条件的乡亲买桶装纯净水吃,有的选择重新打井,吃井水。可这些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考虑到成本和身体因素等影响,他们还是希望能吃上统一安装的自来水。
村干部吴国兵说,他们村距离水厂最远,受水厂水压低,主管道太细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吴集村12个组300多户乡亲都没水吃,不仅如此,就连杨岭镇上乡亲们的吃水也都出现了问题。
停水范围大 水厂难供水有隐情
你看这大热天,乡亲们要是没水用,那可多困难啊!不过,这段时间,村里的干部也跟着乡亲们一起想办法自救,能打井的打井,能从河里取水的,村里就用水泵帮乡亲们解决燃眉之急。不过,何时能通水,这么多乡亲为什么没水吃,还是得从水厂那里了解情况。不过,在去水厂钱前,这位吴会计又告诉垄上行记者一条重要的信息,“没水吃的还有陈河镇,陈河镇汪集村,董井村,明光村都是这样的。”
其它乡镇也缺水,这大热天的,如果真是这样,陈河镇和杨岭镇乡亲们的生活那可难过了。当记者来到陈河镇汪集村时,这里的乡亲告诉记者:“现在是上十天都没来水,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抽水用。”
看来吴集村乡亲们吃不上水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垄上行记者在这张应城市农村饮水分布图上面看到,处在水厂的末端除了杨岭镇,陈河镇外,还有汤池镇。初步估计,这三个乡镇有近4000户乡亲的吃水受到影响。既然是这样,水厂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帮乡亲们解决困难呢?
为此我们来到了应城市渔子河水厂,厂长张红义说:“水厂的压力差不多是3.1公斤~3.2公斤,都送到了,送到了却达不到了,因为吴集是最末端,所以水压一直送不到那边去。”
张厂长说,水厂主要负责杨岭镇,汤池镇和部分陈河镇乡亲的用水。在设计之初,水厂分别跟杨岭镇和汤池镇安装了大小和规格不同的主水管道,但由于汤池镇是旅游名镇,那边的主水管道要比杨岭镇的大一些,所以导致杨岭镇水量小,乡亲用水难的情况出现。
张厂长说:“杨岭的是250mm的主水管,汤池镇的是315mm的主管,水厂泵的运行是统一的成叉管,全部要用的话,压力都一起出去,导致汤池的流量大些。”
张厂长还说,除了主水管道,大小规格不同外,这些年,由于管网的沉降,导致管网与管网之间发生了错位,影响了水压;另外,还有些乡亲,在主管道上私凿口子,导致偷水,漏水的状况频发,从水厂到这几个乡镇的水量也就越来越小,最终影响乡亲们正常的用水,而水厂是因为我是个供水单位,并没有执法权。
水利局:制定改造方案 年底完工
不过,张厂长也一直在想办法。最近,他打算向当地水利部门汇报,看能否增加水压,扩容清水池,缓解乡亲们用水难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难题,还是得到当地水利局了解情况。应城市水利局农村饮水办负责人周金发说,他们对杨岭镇,汤池镇和陈河镇乡亲们用水难的情况非常了解,也在制定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法。
周金发说:“将用水量相对小一些的汤池供水管道,控制供水流量,增加杨岭,陈河两个乡镇的供水压力和流量,我们要求,渔子河供水改定时供水为全天24小时供水,错开用水的高峰,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
杨岭镇,汤池镇和陈河镇乡亲们用水难的问题,当地已经纳入了2016年年度计划中,今年10月份,他们将对渔子河水厂进行升级改造,年底即将完工,到时候将会彻底解决这三个乡镇吃水难的问题。
(记者 袁勇攀 周睿)
《垄上行》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