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黄州:科技助力 180亿尾鱼苗将“游”向全国
眼下,又到鱼苗孵化的时节。在湖北鱼苗孵化第一村,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的“渔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一尾尾鱼苗搅“活”了一池池“幸福水”。……
眼下,又到鱼苗孵化的时节。在湖北鱼苗孵化第一村,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的“渔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一尾尾鱼苗搅“活”了一池池“幸福水”。……
在丹江口水库北岸,69公里的库岸线见证了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的生态转身。这个昔日网箱密布、橘园荒疏的库区村重启发展路径上岸渔民转型陆基养殖,既环保又增收;政府引资……
因为村里有煤矿,宜昌市远安县白云村曾创造过年税收2.38亿元的辉煌,但高光的背后却是生态破坏带来的困局。随着煤矿关停的钟声敲响,这个深山小村以破釜沉舟的勇气,用七年光阴……
作为“两山”转化的一种新型助力方式,艺术乡建的优秀案例近年来不断涌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的湖光山色中,一座田间地头的森林美术园正运用“艺术乡建”的杠杆撬……
在荆门市沙洋县沈集镇,一座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的“番茄王国”,通过科技赋能,让小小番茄成为了远销外省的高端水果,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养牛、种茶本是不搭界的两件事,在襄阳市保康县两峪乡枫香坪村,有一位来自辽宁抚顺的新农人惠保君却做起了养牛+种茶的加法题,踏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绿色有机的循环农业发展之……
秭归县在生态、民生、产业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立足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不仅秭归段脆弱的长江生态得以修复、保护,38万山区人民也找到了致富的出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襄阳市,随着全域推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一个个既保持原有乡村风貌,又保留自然生态环境的美丽乡村,由……
为推广粮食机械化减损收获技术,服务秋收生产。8月以来,荆州市组织500余名收割机手开展“以赛促训、提质减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至……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天气晴好对秋种作物生长极为关键。9月11日,记者来到了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水三村2000亩萝卜种植基地,看到的不是“汗滴禾下土”的景象,而是数台大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