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


发布时间:2025-08-07

襄阳枣阳市王城镇古岭村以黄桃产业为核心,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枣阳皇桃”品牌,全村种植黄桃2600亩,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170多名果农致富,还辐射带动了王城镇近2万亩果园的发展,充分发挥了黄桃作为致富“金钥匙”的作用。

夏忙摘桃农正喜,又是一年丰收时,连炎热的天气都挡不住果农们丰收的喜悦。晌午时分,在位于枣阳市王城镇古岭村的果蔬分拣中心,一波又一波的果农带着刚采摘的黄桃前来分拣、包装、入库。

在分拣中心的冻库前,记者遇到正在统计入库果品数量的古岭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冬菊。她告诉记者,3个果蔬冷冻库总容量450吨,冻库的温度可根据水果储存的需求进行调整,能有效地延长果品的销售周期。“桃可以存放一个星期左右,梨能存放三、五个月。”

古岭村的这个果蔬分拣中心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今年五月刚投入使用的。在分拣区,记者看到果蔬分拣设备正在有序运作,将果农送来的黄桃按标准进行分拣。分拣机可以将果品按大小、糖度进行分拣,同时将残次果挑出。

古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仕新告诉记者,枣阳是中国桃之乡,王城镇是枣阳的黄桃之乡,而古岭村是王城镇黄桃种植面积最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销售持续时间最长的黄桃村。截至目前,古岭村黄桃种植面积2600亩,年产值高达2000万元,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显著经济收益,更让170多名果农受益匪浅。

郭仕新早年曾从事水果贩运工作,对于水果市场的行情比较了解。通过多方考察,他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家乡很适合种植黄桃。于是,他在2008年回到古岭村试种了200亩黄桃。当时,村里没几个乡亲支持他。

襄阳枣阳市王城镇古岭村党支部书记 郭仕新:当时我们种桃子很多人都不认同的,说这东西见没见过,吃也没吃过,你会成功吗?到2011年的时候,我们一亩桃子可以卖将近三万块钱,这个价格让乡亲们很震撼。

随着郭仕新试种黄桃成功,古岭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黄桃产业之中,从一开始的200亩发展到如今的2600多亩,古岭村也成为了枣阳市远近闻名的“黄桃村”。

在黄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古岭村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果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零散不一、市场价格波动起伏……

郭仕新深知,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才是古岭村黄桃产业的出路所在。2024年,恰逢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落户枣阳,古岭村的难题如久旱逢甘霖般迎刃而解。果蔬分拣中心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古岭村的黄桃存储、销售问题,同时也能接纳周边村镇的各类果蔬储存,古岭村逐渐成为枣阳地区的果蔬分拣集散中心。

离分拣中心不远处,是即将竣工的古岭村“皇桃博士工作站”。郭仕新告诉记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村里开展规模化经营以后,面临着新品种培育的问题。古岭村要成为整个“皇桃”全产业链的示范村,首先考虑的就是科技引领。截至目前,已有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果茶研究所的专家入驻,在线上、线下为果农们答疑解惑。

产业发展寻突破,三产融合是关键。随着“古岭黄桃”的名气越来越大,春季桃花开放、夏季黄桃收获之时,许多游客慕名来古岭村游玩。古岭村位于枣阳市王城镇南6公里处,紧邻272省道、汉十高速公路,西武高铁从旁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如何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并把游客留在村里呢?近年来,古岭村别出心裁地打造了“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持续提炼古岭桃文化,不断增强游客体验感,为古岭村桃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春赏桃花,夏品皇桃”已成为了古岭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古岭村的桃产业也正沿着规模化、科学化的道路稳步前行。

襄阳枣阳市王城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胡恩: 近年来,古岭村以党建为引领,凭借优质黄桃资源优势,立足本村生态与文化特色,推动枣阳黄桃产业全链条升级,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确立了壮大主导产业,优化特色农业和深化农旅融合的发展蓝图。

记   者 | 傅月昊

通讯员 | 谢远道

编   辑 | 娄嘉欣

编   审 | 仇红月

监   制 | 肖   鹏

动态新闻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黄石大冶市保山镇沼山村有一座废弃多年的老土场,如今它变身“土场咖啡”,不仅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乡村业态,更成为沼山村的新坐标,散发出乡村振兴的新“味”道。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
襄阳枣阳市王城镇古岭村以黄桃产业为核心,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枣阳皇桃品牌,全村种植黄桃2600亩,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170多名果农致富,还辐射带动了王城镇近2万亩
黄石大冶:山水为台 村民为角 沼山村唱响振兴大戏
一场乡村振兴的大戏正在黄石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的山水间上演。从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从“种桃为生”到“以桃兴旅”,沼山村以山水为台、村民为角,在青山绿水
宜都市泉水河村:一株救心菜,如何炒制振兴“硬菜”?
盛夏,很多村庄启动了蔬果时间, 宜都市枝城镇泉水河村却进入了 姗姗来迟的花时间。 这里的花,是救心菜花! 被誉为植物钙片的它 不仅绽放出了农旅融合的流量小花, 更炒制出了
黄冈市黄梅县:一座小院托起藕塘村的盛夏丰年
在黄冈市黄梅县杉木乡藕塘村,一片600多亩的荒废园区经过一群返乡青年的改造变身朝气蓬勃的杉杉小院,它不仅成为集餐饮、采摘、露营、烧烤、垂钓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综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

    黄石大冶:山水为台 村民为角 沼山村唱响振兴大戏

    宜都市泉水河村:一株救心菜,如何炒制振兴“硬菜”?

    黄冈市黄梅县:一座小院托起藕塘村的盛夏丰年

    杨梅林下养土鸡 丝瓜田里“织黄金” 梅山村“三重奏”盘活荒山

    荆楚粮油:5G工厂赋能 粮食加工产业焕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