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宜昌长阳:青春“网”事 00后网格员的山乡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0

以脚步为尺,丈量弯弯山路;用真情作墨,晕染袅袅乡情。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万里城村网格员、00后青年张灵宝,挥别繁华都市,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并扎根下来,用真心真情为1382位乡亲编织“幸福网”。

村在边边上,住在坡坡头。长阳资丘镇万里城村山高路陡、住户分散,全村5个网格、15个片区、537户、1382名村民分布在海拔500米至1300米的大山之中。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占了全村村民总数的10%。

面对“山高路陡人分散”的治理难题,2023年6月,21岁的张灵宝,怀揣着服务家乡的热情,响应“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号召从江苏南通离职返乡,毅然决然地当起了网格员。“ 我是从万里城村走出去的,我想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来为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谈及回乡的初衷,张灵宝微笑着说道。

遍访家家户户,当好政策信息的“传递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他利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全村537户1382人的数据进行了精准的摸排。”万里城村党支部委员陈宇红说,村民和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张灵宝为“万能小张”。

“灵宝儿,快进门坐,喝茶”“您客气了,您最近身体还好吧?”拉一拉家常,聊一聊健康,关注村民的生活需求,了解群众的家庭近况,像这样的上门问候,张灵宝自入职当网格员那天起就开始了。村民赵六英患有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丈夫李云生也因腰部手术,需要长期居家休息,张灵宝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定期上门看望,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候我生病不舒服,电话一打他就来了。”赵六英说,无论大小事,张灵宝都义不容辞地上门帮忙解决。“张灵宝各方面都好,热心肠,为人也亲切。”李云生接过话头说道。

在万里城村,张灵宝利用“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将全村村民信息录入综治网格管理平台,实现“一户一档、精准服务”,及时响应群众诉求,网格服务覆盖民生全领域。他心底那张“民情地图”,早已烂熟于心。

一辆摩托车,一只公文包。崎岖又熟悉的山路,张灵宝不知跑了多少趟。维修电路、更换灯泡、调试网络、代拿药品……他的身影,总在乡亲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杜医生,您在忙呀,家清伯伯说腿有点疼,请我帮忙带点药。”年逾七旬的陈家清老人,患有腿疾和高血压,取药是个大难题。

为此,张灵宝定期到村卫生室取药送上门并细心传达用药方法。“腿子疼,走不动路,多亏灵宝儿经常跟我帮忙送药。”看着新一疗程的药,陈家清老人的眼角有些湿润。汗水湿透的背影,是张灵宝与老人的健康约定。祛除病痛的药片,架起了爱的桥梁。

村里就是家里,村民就是亲人。网格虽小,却连着家家户户。这份情、这份暖,村民们铭记于心。“我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不会做,调电视、安灯泡都是张灵宝上门来帮忙。”村民赵一珍说,家里大小事都多亏了他。

无数次叩门走访、促膝谈心,切实提升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灵宝年平均解决村民诉求150余件,办结率达到98%。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7月上旬,张灵宝获评“全国优秀网格员”称号。“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信任,今后会继续扎实做好网格工作,办实事、办好事,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面对殊荣,张灵宝表示。

 

【记者手记】

晨曦微露,弯弯山路绕山梁,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丈量着14.8平方公里的山野;薄雾氤氲,朵朵白云绕山间,他的青春如同丝线,编织1382位乡亲的“幸福网”。

面对老人“一打电话就来”的依赖,听着村民“各方面都好”的质朴评价,张灵宝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治理的实践,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山乡注入了新活力。

真正的青春其实不应该被年龄定义,而是应该由奉献的刻度来丈量。我们希望看到,在更多的“万里城村”,有更多的“张灵宝”以青春正滚烫的姿态,书写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温暖答卷。

 

记者 | 田亚敏(长阳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 黄文胜 雷丹

编辑 | 舒畅  王芳

编审 | 陈青 

监制 | 肖鹏 

动态新闻
宜昌长阳:青春“网”事 00后网格员的山乡答卷
以脚步为尺,丈量弯弯山路;用真情作墨,晕染袅袅乡情。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万里城村网格员、00后青年张灵宝,挥别繁华都市,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并扎根下来,用真
襄阳南漳:返乡青年建起宠物产业链 营收近千万元
襄阳市南漳县的返乡青年张真,是一名爱狗人士。她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了致富产业,8年时间,她不仅攒齐了宠物用品、美容、繁育的全产业链拼图,还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返乡创业一波三折 “90后”漆晟杰大棚种出致富果
十二年前,当同龄人还在象牙塔里憧憬未来,大三学生漆晟杰已带着田园梦扎进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的广袤田野。从开荒山、种银杏到养土鸡,历经三次创业失败和百万投资亏损,他
襄阳枣阳:“桃乡女孩”包雪的“桃花”缘
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从事旅游业的90后女孩包雪,2020年回到家乡“中国桃乡”枣阳种桃卖桃。她通过线上线下并进、鲜食加工并重,年销售鲜果超百万斤,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与乡亲们
麻城再生稻头茬开割!机械抢收忙,“一种两收”藏增收密码
进入8月份,再生稻头茬陆续进入收获期,在黄冈麻城,当地乡亲抢抓有利天气,组织大型机械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在黄冈麻城市宋埠镇谢湖新村,800亩再生稻长势良好,金黄的稻穗

    宜昌长阳:青春“网”事 00后网格员的山乡答卷

    襄阳南漳:返乡青年建起宠物产业链 营收近千万元

    返乡创业一波三折 “90后”漆晟杰大棚种出致富果

    襄阳枣阳:“桃乡女孩”包雪的“桃花”缘

    黄冈红安:张石河村的“梨”想夏天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